一、政策导读
1、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城”!深圳发布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
7月31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加快布局低空起降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体系完备、层次清晰、标准统一、智能先进、跨域融合”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城”。
《方案》提出,在建设全球总部研发中心方面,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围绕无人机关键系统和零部件、整机制造、地面保障装备等关键环节,形成一批全球领军的低空研发制造企业。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
在建设高端智造中心方面,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展示等业态。飞控算法、高能量密度电池、低功耗主控芯片、高性能轻量化材料、复杂环境感知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低空飞行器产业链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供应的自主可控。
在建设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方面,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超过70%,三甲医院、血液中心(血站)覆盖率超过50%,城市治理起降场3公里半径范围内实现全市公园、河道、水库、岸线等巡检全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低空观光、航空运动、飞行培训、电力巡线、港口巡检、航拍测绘、农林植保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
在建设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方面,建成全球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低空算力平台投入使用,涵盖空域划设与流量管理、飞行计划审批、航空器管理服务等业务的现代化低空治理体系全面建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彰显“深圳低空”全球品牌效应。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四大重点任务,在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低空创新基础设施、强化标准化服务能力等方面发力。(深圳商报)
2、新修订《广东省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11月起施行
日前,新修订的《广东省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下称《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6章33条,通过规定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预防机制、查缉措施、查处程序、法律责任等,回应新形势下广东省反走私工作的突出问题,构建反走私“全链条”综合治理体系。(南方日报)
二、经济动态
1、透视广东21地市“半年报”:大部分地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
截至7月31日,广东21地市经济“半年报”已悉数出炉。
总量方面,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位列全省前五。增速方面,梅州、汕尾、肇庆、深圳、惠州占据前五席位,梅州和汕尾以5.7%、5.3%领跑。透视这份“半年报”,可以看到上半年全省各地经济运行的几大特征——
一是经济大市“发挥稳定”,继续在总量上挑起大梁。深圳、广州上半年总量均突破1.5万亿元,佛山、东莞总量均超6千亿元。这4个地市对全省GDP增长合计贡献率超六成。
二是粤东粤西粤北城市增速表现亮眼。10个增速高于或持平全省水平的地市中,有6个粤东粤西粤北城市。梅州以5.7%的增长保持全省增速的势头。
三是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地市间的分化仍突出:总量排名第五的惠州与上一位的东莞相差超3000亿元,“梯度”有待加强;增速“垫底”的汕头增速为0.5%,与一季度持平。(南方+客户端)
2、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显著!前6月广州消费市场稳中向好
据广州市统计局消息,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扎实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政策成效显著,市场需求持续恢复,消费市场活力提振,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稳中向好。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1—5月提高0.8个百分点。(南方网)
3、新增罗湖口岸!深圳离境退税点增至6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据“深圳口岸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31日,罗湖口岸离境退税点在罗湖口岸联检大楼3楼出境南区通道西侧举行揭牌仪式。据介绍,这是继福田口岸、深圳湾口岸之后,2025年以来深圳市第三个启用离境退税点的陆路口岸,至此深圳全市离境退税点增至6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据了解,此次启用的离境退税点营业时间为每天9时至21时。同时,配备多个人工窗口与自助终端,其中8个为银行窗口,10个为海关窗口,形成“多线程”服务矩阵,支持现金即时兑付、银行转账及移动支付,提供全流程清晰指引标识与智能导览系统,让退税流程化繁为简,实现“一站式”高效退税。(南方网)
4、GDP同比增长5.1%!深圳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
7月30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深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平稳。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505.56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增长6.1%。(南方网)
5、广州经济半年报出炉,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
7月29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结构向优的发展态势。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0.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产业增加值112.3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705.87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11262.78亿元,增长4.3%。(南方网)
6、2025年上半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4%
7月29日,中山市统计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山市经济运行简况。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1974.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其中产业增加值36.63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015.09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922.92亿元,同比增长3.3%。(南方网)
7、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珠海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7月31日,珠海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珠海经济运行简况。数据显示,上半年,珠海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多措并举扩内需、抓项目、优环境、添活力,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2243.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917.55亿元,下降1.3%;第三产业增加值1296.06亿元,增长7.4%。
数据显示,上半年,珠海市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99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渔业产值50.72亿元,同比增长5.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9%。
此外,珠海市上半年工业生产稳中有进,重点产业增势较好。据悉,上半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珠海市规上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6.3%、13.4%、5.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7.9%、38.4%、30.2%。(南方网)
8、《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广东共有76家企业上榜
近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发布。在这份榜单中,以企业注册地计算,广东共有76家企业上榜,数量较去年增加3家。其中深圳36家、广州21家、佛山8家,其余分布在珠海、惠州(各4家)及中山、江门、云浮(各1家),分布呈现“双核领航、多点开花”格局,占比超七分之一,再度确认了广东在中国制造、科技与现代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从新能源新贵到传统巨头,榜单上的广东企业构成了一个值得观察的样本群:他们在经济周期中寻求“规模扩张”与“价值重构”的平衡,在内外部不确定性中持续自我迭代。(南方日报)
9、广州:公租房轮候超3年可申请领取租赁补贴
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公共租赁住房轮候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根据广州市住房保障实际情况,经市政府同意,广州将拟调整完善全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工作。
调整轮候期间领取住房租赁补贴时限。根据《征求意见稿》,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家庭,在轮候期间曾参加配租意向登记未获配租且轮候时间超过3年的,可申请在后续轮候期间领取住房租赁补贴。
此外,广州市加强对轮候对象的管理。《征求意见稿》提出,轮候对象原则上每3年参加一次资格审核,自收到住房保障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办理资格审核的书面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提交相关资料。
经审核仍符合保障条件的,可继续轮候公共租赁住房,原轮候号不变;经审核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区住房保障部门取消其公共租赁住房轮候资格,并停止发放轮候期间住房租赁补贴;
轮候对象未按规定签收通知书或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相关资料的,视为放弃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区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取消其公共租赁住房轮候资格,并停止发放轮候期间住房租赁补贴。(南方+)
三、产业简讯
1、完成投资5704亿元!广东重点项目建设“半年报”出炉
7月29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2025年1至6月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据介绍,2025年我省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1至6月,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04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57%。
佛肇云高速公路肇庆至云浮段先行工程、清远市黄茅峡水库等117个项目开工建设。
阳春至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惠州稔平环岛高速公路、广河高铁白云机场T3至江村西段、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工程、广东粤电大埔电厂二期工程、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项目等在建项目推进顺利。(南方网)
2、增长28.2%!上半年深圳体育用品在欧盟卖爆了
随着运动理念的普及,全球体育用品市场需求持续攀升,高品质、创新型运动装备成欧盟诸多“香饽饽”。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出口体育用品至欧盟13.8亿元,同比增长28.2%。
据深圳海关统计,截至2025年5月,深圳市有478家AEO企业(经海关认证的经营者),数量占全市进出口企业0.23%,外贸份额贡献49%。其中涵盖华为、大疆、比亚迪等全球领军企业和33家制造业单项,以及78家中小型专精特新企业,覆盖和深圳市重点发展扶持的产业。(南方网)
3、新能源产业产值达1.1万亿元!广东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7月29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继续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广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创建绿色工厂400家、全省绿色建筑总面积已超10亿平方米、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已达1.1万亿元……下一步,广东省将抓住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的机遇,加快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为提升广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能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撑。(南方日报)
4、广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争创一批全国“链主”企业
农业兴则国兴。7月28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广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诸多成果成效,但仍存在特色产业资源发掘不够、经营主体队伍实力不强、产业链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下一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将按全要素集聚、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思路,着力培育2个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以及粮食等10个千亿级和茶叶等2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要培育壮大1500农业骨干企业,争创一批全国“链主”企业。(南方日报)
四、创新驱动
全球机器人6S店在深圳开业 龙岗打造机器人特色街区
7月28日,全球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星河WORLD园区机器人剧场开业。店内集聚数百种机器人及配套零部件,深圳乃至国内的机器人头部企业纷纷入驻展示。机器人6S店在传统汽车4S店“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的基础上,新增“租赁(Lease)、个性化订制(Customized)”两大功能,形成独特的“6S”模式。该店紧扣机器人产业特性,一方面将建立实时数据反馈机制,收集用户需求反哺研发;另一方面提供租赁服务,让用户无需购买即可体验。
活动现场,宇树科技、乐聚、数字华夏、众擎、云深处科技、逐际动力、灵锶智能7家国内机器人相关企业携旗下产品参与巡演。乐聚的人形机器人能协助老人服药、提醒作息;云深处的机器狗可进入危险环境进行救援探测;逐际动力的机器人能在工厂里搬运重物……产品涵盖了家庭服务、医疗辅助、工业巡检、教育陪伴等多个领域。活动现场数据显示,已有超2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表达进驻意向,其中人形及服务机器人企业近50家,涵盖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环节。(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