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官网 ------ 网站技术支持:互联斗士 | 联系微信:gsvplus
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Guangxi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全国咨询热线:010-88888888
您的位置: 首页 >湾区动态

湾区动态

咨询热线

产经一周看点

作者: 点击:51 发布时间:2025-05-26

产业资讯


航空航天


持续扩大“朋友圈”:北斗系统全面进入 11 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30 多个非洲已建设 CORS 站

5 月 19 日消息,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北斗系统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 11 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并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目前,尼日利亚、突尼斯、塞内加尔等 30 多个非洲已建设北斗 CORS 站、(来源:央视新闻)



我国首颗“地质行业高光谱遥感小卫星”:“地质一号”发射成功,找矿能力大提升

5 月 18 日消息,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火箭昨日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发射升空,将搭载的 6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其中,搭载的“地质一号”是我国首颗“地质行业高光谱遥感小卫星”。(来源:IT之家)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5 月 18 日消息,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8 日,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专家介绍,这表明该架机生产符合型号设计要求,达到安全可用状态,具备出厂条件,标志着 AG600 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 PC 构型要求。(来源:新华社)


海洋产业


设计作业水深达 1500 米,我国自主研发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完成海试

5 月 18 日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完成海试。其高耐波无人船、水下自主机器人、光通信等多项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无人化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来源:海油工程微讯)



新材料


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发出新型固态电池材料:锂离子传导速度提升 30%

5 月 11 日消息,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简称 TUM)的科学家们在固态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由锂、锑和钪组成的新材料,其锂离子传导速度比已知材料快出 30% 以上。(来源:IT之家)


先进制造业


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改变行业历史,采用仿生合成橡胶

5 月 14 日消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仿生合成橡胶航空轮胎,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在某试飞基地成功完成装机飞行验证,标志着我国在航空轮胎关键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来源:IT之家)



新能源


全球海拔光热电站在西藏全面投产,可全天 24 小时供能

5 月 18 日消息,日前,中国电建 EPC 总承包的全球海拔光热电站“西藏扎布耶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全面投产,对光热技术在高海拔地区应用具有示范意义。

(来源:中国电建)


信息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布全球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5月11日消息,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值得关注的是,传统互联网主要依赖数学加密算法保障安全,而量子光源芯片带来的物理加密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成果有望在2026年完成多场景技术验证,为量子互联网发展提供关键硬件支撑。(来源:cnBeta网)



美国麻省总医院新研究用 AI 分析人脸揭示“生物年龄”,癌症患者或因此受益

5 月 15 日消息,据《纽约时报》5 月 8 日报道,《柳叶刀-数字医疗》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癌症患者的面部照片,训练 AI 系统来预测他们的生物年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布莱根医院的团队发现,被 AI 评估为“看起来更年轻”的患者,后的恢复情况普遍优于“看起来更老”的人。(来源:IT之家)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中国南智光电发布国内光子芯片专用大模型,大幅提升光子芯片研发效率

5月12日消息,中国南智光电发布国内光子芯片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光子芯片研发长期面临研发效率低下的难题,OptoChat AI则打破了这一瓶颈,大幅提升了光子芯片的研发效。(来源:AIbase网)



《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发布:避免企业“重复造轮子”,明确产业技术缺口

5 月 14 日消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中国电子学会组织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 120 余家单位,编制完成《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V1.0 版)》。《标准体系框架》从技术演进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和建设思路,从基础共性、关键技术、部组件、整机与系统、应用等 5 个方面建立了全链条标准体系,并梳理了行业急需标准项目清单。(来源:IT之家)


医疗器械


我国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病房成立,由天坛医院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共建

5 月 17 日消息,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今日正式成立。病房将通过多种先进设备和技术,打造一体化的脑机接口技术平台,实现对患者的评估、调控、训练,改善和恢复患者的精细化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未来,该病房将开展科研及临床试验,为偏瘫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创新。(来源:北京日报)



政策支持


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公布,5月20日起施行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持续提升。将于5月2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这部法律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下来,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来源:福田区工商联)



七部门联合发布!15项举措支持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近日,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重点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7个方面,提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着力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来源:中国基金报)



广州南沙金融开放创新再提速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即“南沙金融30条”。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南沙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相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致辞时表示,《意见》围绕将广州南沙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部署了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6个方面27项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来源:南方网)



大湾区经济资讯


广东已构建全球的通信基础设施体系

5月16日,《2024年广东省互联网发展报告》在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纪念大会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广东在新型基建融合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提升、绿色化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广东已构建全球的通信基础设施体系。(来源:南方日报)


民政部康复辅助器具重点实验室落地深圳

5月17日,“民政部康复辅助器具重点实验室”在深圳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康复医学与运动科学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将为破解康复辅具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产业自主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来源:南方日报)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开幕 近百位全球政经共商经济可持续发展

5月17日上午,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开幕。本届论坛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汇聚近百位全球政经、学者专家,围绕全球经济治理、金融稳定、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来源:南方日报)



“南科一号”成功发射 系首颗深圳高校深度参与研发的卫星

5月17日12时12分,南方科技大学“南科一号”卫星由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南科一号”是首颗深圳高校深度参与研发的卫星,也是南方科技大学首颗面向空间科学研究的微小卫星,为提升空间天气预报精度、保障航天器安全运行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来源:南方网)



深圳交警引入新款大疆警用无人机,可抓拍司机开车玩手机违法行为

5 月 18 日消息,深圳交警近日为高速引入一台新款 DJI 大疆警用无人机,可对分心驾驶和开车玩手机等行为进行抓拍。深圳交警在视频中强调了这款无人机具备的防风、防水特性,透露相应无人机可在阴天微雨天使用,能够准确锁定不文明的驾驶行为。(来源:深圳交警微博)



大湾区“工贸+展销”跨境平台:莞企莞货出海展贸中心启动

近日,南海之滨的汕尾后湖海域,全球单体规模、抗台风能力强的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中广核“伏羲一号”正式启动夏季鱼苗投放作业,开启风渔融合型深远海养殖新征程。本次投苗构建起“鱼类—贝类—藻类”立体生态链,混合投放了4种投喂型养殖鱼苗,以及提取型海洋物种。混养期间,科研团队将通过养殖试验遴选优势鱼种,为我国“蓝色粮仓”战略提供关键种源支撑。(来源:南方日报)



大湾区AI文旅智能体落地佛山禅城 为游客提供24小时智能服务

5月15日,“粤贸全球·航母出海”——莞企莞货出海展贸中心全球发布会在东莞厚街举办,标志着“东莞制造”开启了全新的出海篇章,也象征着东莞在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东莞制造”国际影响力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了解,莞企莞货出海展贸中心计划落户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10号馆。项目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工贸 + 展销”一体化跨境综合平台,融合B2B与B2C模式,规模达3万平方米,预计9月份开业。(来源:信息时报)



港大医学院研发新型无针减活流感疫苗以提供广泛保护潜力

5月9日消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与免疫学与感染中心开发出新型无针减活流感疫苗。该疫苗采用基于α-Gal表位的免疫增强和密码子重编程两种科学方法,候选疫苗在小鼠模型中显示出对多种流感病毒亚型的广泛保护潜力,有望突破目前疫苗因菌株特异性和需频繁重新配制而存在的局限性。(来源:globalbiodefense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