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政产经要闻简讯
第六十二期
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发展关键词
发展、创新、开放
一、政策导读
1、《肇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日起施行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法治化
《肇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下称《条例》)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37条,对肇庆市多项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予以固化,使之上升为法规条文,确保改革于法有据。
地方立法要注重解决本地的突出问题,肇庆通过制度创新,切实解决问题。如在前期调研中,肇庆市产业用地紧张、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升级提质的瓶颈。因此,《条例》第十九条从建立产业用地全周期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闲置用地、低效用地清理处置机制、标准地供应和支持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等方面作出规定,通过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破解项目落地难问题。
《条例》还结合肇庆市实际,对上位法中一些较为原则性的规定予以细化、补充,如明确了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的实施主体、适用情形、办理流程及相应法律后果,增强了可操作性,便于制度落地实施。
《条例》实施后,肇庆市将在企业、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营商环境攻坚突破,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以点带面不断推广管用有效的措施,打造“肇庆服务、天天进步”品牌。(南方日报网络版)
2、江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8条”
近日,江门市出台《江门市贯彻落实〈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工作方案》(下称“优化营商环境‘38条’”),从2023年开始到2025年,持续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建设更多营商环境特色品牌,因地制宜争创营商环境细分领域标杆。
江门优化营商环境“38条”聚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营造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营造区域均衡协同的发展环境五个方面,提出38项具体工作措施,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打通改革落地见效“最后一米”,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例如,为了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江门将推广“一照通行”改革,实现重点经营许可事项与营业执照合并办理,证照信息“一码展示”;推出500件“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选取不少于20项高频事项实现跨市跨省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市县镇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企业群众多次跑、来回跑、办不成的问题提供兜底服务;优化市政公用服务,水电气等市政接入工程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南方日报网络版)
3、中山推出“工改”招商十条优惠政策 市外迁入的总部企业最高奖励1亿元
通过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中山正在产业新空间上掀起新一轮招商投资热潮。10月30日上午,中山市举行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暨“工改”产业园招商大会。这是中山推进“工改”以来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场“工改”项目招商大会,大会现场推介了60个“工改”产业园。36个投资项目现场签约,其中22个是“工改”项目,占地1857.38亩,投资总额达109亿元。
据悉,本次招商大会以“投资中山 共赢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工改”项目与优质招商引资项目精准匹配对接,实现“筑巢”与“引凤”协同推进。大会首次发布了中山促进“工改”产业园招商十条优惠政策,涉及支持企业落户、支持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强化基本要素保障、全方位贴近服务企业五个方面。其中,对市外迁入的总部企业,最高奖励可达1亿元。同时,大会首次发布了中山“工改”招商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全景式”的线上服务应用,包括产业园招商、挂榜招商、“工改”政策、招商地图、用地推介、融资贷款、资讯动态等功能,是中山运用数字化改革手段助力重大项目招引、优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全新举措。(南方日报网络版)
4、江门招募招商合伙人 最高奖励300万元 截至2026年底
近日,江门市印发《江门市招商合伙人奖励暂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通过各种渠道向江门各级招商主管部门提供真实项目投资意向的招商合伙人,给予最高奖励300万元。
《办法》旨在充分调动社会化力量参与江门市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推动市场化精准招商,自2023年1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6年10月31日。
招商合伙人是指需要履行联络、咨询等职责,协助江门市各级招商主管部门与投资方直接联系,将具有投资意向的投资人引荐到江门,并对项目的洽谈、落地起实质性促成作用,推动项目动工建设的法人机构。
同时,引荐项目需要同时满足多项条件:符合江门市15条重点产业链方向的制造业项目,承诺固定资产投资在5亿元以上,属本办法实施后引入且在江门市办理工商、税务注册登记,纳入江门市统计口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实施主体需承诺项目达产后,3年内亩均综合贡献达到或超过项目签订协议时实施的最新版本《江门市重点工业项目评审办法》标准。
招商合伙人引荐的奖励共分为三大类,包括有效投资信息奖励、重大项目投资奖励、引荐外资项目奖励。其中,引荐项目承诺固定资产投资达5亿元(含)至20亿元并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动工建设的(以取得施工许可证为准),可获有效投资信息奖励。引荐项目承诺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含)以上、50亿元(含)以上的,分档次获得重大项目投资奖励,单个项目累计最高奖励300万元。针对外资项目,引荐由《财富》杂志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含全资或直接控股子公司)外资项目实现投产的,单个项目最高奖励50万元。(南方日报网络版)
二、经济动态
1、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8日开幕 大批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将齐聚广东
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将于11月8日—9日举办。届时,一大批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将齐聚广东,广东也将迎来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总部型项目和外资研发中心等高质量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本届大会已吸引超120家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境外企业报名参会,包括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现代汽车、西门子、三菱电机、宝洁、辉瑞、强生等世界知名企业,大中华区副总裁以上级别代表超80位。
近年来,广东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标志性外资大项目接连落地广东,累计引进外资项目31万个,实际利用外资5600亿元,共吸引实际到资超1亿美元大项目超250个。
广东还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5个未来产业集群,重点招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石化、人工智能等高水平制造业项目。
据商务部统计,1—8月,广东省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368.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76.2亿元、同比增长39%。
其中,去年底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成果丰硕,共签约投资贸易项目853个,签约金额2.5万亿元。(南方日报网络版)
2、深圳去年万元GDP水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
11月1日,第五届国际水协会资源回收会议在深圳开幕。据会议期间公布的数据,2022年,深圳万元GDP水耗6.7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近10年累计下降66%,以广东全省5.5%的用水量支撑了全省25%的GDP。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充分发挥创新先发优势,坚持“开源节流、节约优先”原则,率先实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大力培育节水产业,着力优化提升用水效率,努力打造美丽中国节水典范城市。
数据显示,在雨水利用方面,深圳海绵城市建成区达350多平方公里,约占深圳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积极推动雨水源头管控。同时,深圳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低碳化“四化”协同的固废治理模式,本地利用处置能力提升至每日27.8万吨,较2018年试点前提升54%,实现跨越式增长。(南方日报网络版)
三、产业简讯
1、广东财政下达专项资金5.5亿元 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
日前,省财政下达2023年大型产业集聚区专项资金5.5亿元,大力支持制造强省建设,打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聚焦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新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数、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等指标,按照激励先进的原则,对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开展年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予以差异化资金支持。
本次下达的资金由地市政府用于向园区开发运营公司注入资本金,或通过股权投资、政策性基金等方式统筹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以激励地市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项目引进和发展。
下一步,省财政将督促地市按照要求,抓紧将资金安排至具体项目,加快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南方日报)
2、广东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到2027年——粤氢能产业规模将达3000亿
为推动广东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日前广东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意见》,提出到2025年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1万辆,2027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广东省是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最早、产业覆盖最全、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地区之一,覆盖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基本形成,202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之一。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3300辆,建成加氢站53座,车辆推广和加氢站建设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意见提出,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实现跃升,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1万辆,年供氢能力10万吨,建成加氢站超200座;2027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氢气“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汽车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是广东省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意见聚焦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氢气供应体系、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开展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以及优化氢能产业发展环境等核心环节,推动广东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突破氢气“制、储、输、用”环节关键技术,加大高效率低成本电解水制氢、长距离大规模储运、加氢站关键设备等装备技术攻关力度。加强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燃料电池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进一步提升电堆功率密度。(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