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政产经要闻简讯
第六十一期
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发展关键词
发展、创新、开放
一、政策导读
1、《东莞方案》推进落实,产业、市场、民生三大领域惠及台胞台企
10月25日下午,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东省贯彻落实《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东莞方案》)新闻发布会。
《东莞方案》提到要将东莞打造成两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两岸科技创新合作的新高地、两岸人文交流的新枢纽、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等4个目标定位,广东省将聚焦产业、市场、民生三大关键领域,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一是携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二是携手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支持拓展国内大市场,深化加工贸易转内销便利化改革,支持台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大线上销售力度。在符合行业相关监管要求前提下,在职业教育培训等领域向台资企业开放,全面取消持股比例等限制。支持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台资企业产品展销平台。携手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创新,探索出口货物快速通关“直通车模式”,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两头在外”的研发、维修和检测业务。三是携手共建两岸交流合作美好家园。加快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平台、畅通人才就业创业渠道、营造安居乐业优良环境。(GDToday)
2、粤发布“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
为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的融资、融物特性,10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总体要求、发展措施、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意见。
“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明确了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发展目标: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明显提高,服务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以横琴、前海、南沙为集聚地,打造立足湾区、联动港澳、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融资租赁业发展高地。
“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突出统筹区域布局,充分发挥集聚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确支持横琴、前海、南沙发挥三个重大平台建设的政策优势,建设融资租赁集聚区;支持制造业大市、沿海城市、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围绕各自产业特色发展融资租赁。联动港澳深化跨境合作,探索跨境租赁资产交易,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融资租赁中心。(南方日报)
二、经济动态
1、前三季度广东省保险业总资产2.25万亿元 同比增长10.79%
10月25日,广东保险业2023年三季度新闻通气会顺利举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范乐宇出席会议并介绍2023年三季度广东保险业运行情况及监管工作成效。她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自今年7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保险服务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有力支持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注入“金融活水”。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广东省保险业总资产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9%。前三季度,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5318.66亿元,同比增长13.22%;赔付支出1576.37亿元,同比增长22.15%;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409.84万亿元。辖区(不含深圳,下同)保险业总资产1.60万亿元,同比增长10.28%。辖区原保险保费收入3964.28亿元,同比增长12.92%;赔付支出1185.21亿元,同比增长21.71%;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687.68万亿元。(南方网)
2、前三季度广东GDP同比增长4.5% 主要指标稳定增长
据广东省统计局官方消息,前三季度,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发展态势,主要指标稳定增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161.63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0.3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8008.92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54332.41亿元,增长4.8%。
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9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比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4%。分行业看,全省在产大类行业增长面61.5%,比上半年提高7.7个百分点。重点产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制造业增长1.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1%,汽车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7%。新动能发展势头较好,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4.0%。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1.8%、17.0%、15.0%、10.7%。(南方网)
3、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闭幕
10月29日晚,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闭幕,其间还举行了第四届“IFF全球绿色金融奖”(下称“绿金奖”)颁奖典礼,10家单位获得“年度奖”,10个项目获得“创新奖”,3家企业获得“成长奖”。
“IFF全球绿色金融奖”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于2020年发起设立,评审委员会由中外25位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重要财经领袖和金融界、环境界精英组成,旨在对全球绿色金融领域尤其是气候投融资和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机构以及创新性解决方案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促进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进程。该奖项的设立受到联合国及多个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IFF全球绿色金融奖的评审更加关注利用金融手段推动绿色发展,吸引了更多元的行业机构代表参与。同时,评审过程更加突出鼓励创新性和实际效果,并对营利和非营利机构及项目进行区分。此外,本届IFF全球绿色金融奖还面向处在发展前沿的初创和中小型企业增设“成长奖”。(南方日报网络版)
4、深圳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2.8万亿元
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累计进出口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7.3%,增速快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其中,出口1.8万亿元,增长17.7%;进口1万亿元,下降7.4%。9月份,深圳市进出口4316亿元,增长3.8%。其中,出口2991亿元,增长10.1%;进口1325亿元,下降8.1%。
前三季度,深圳市进出口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一般贸易占比过半且增速最快。前三季度,深圳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51万亿元,增长13.6%,占同期深圳市进出口总值的(下同)53.9%。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6627.2亿元,增长8%,占23.7%。此外,加工贸易进出口6067.2亿元,下降6%,占21.7%。
民营企业保持活力是外贸增长主要推动力量。前三季度,深圳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84万亿元,增长14.5%,占65.6%,拉动同期深圳市外贸增长8.9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进出口8012.4亿元和1588.6亿元,分别下降1.3%和16.4%,占28.6%和5.7%。(南方日报网络版)
5、回稳向上!2023年前三季度东莞经济运行情况出炉
2023年前三季度,东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实施各项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工业生产企稳回暖,服务业增长较快,投资保持增长,消费增长平稳,全市经济运行回稳向上。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118.72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81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88.59亿元,同比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02.33亿元,同比增长5.1%。(南方网)
6、GDP增长5.4%!深圳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
10月30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4468.25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51亿元,同比下降1.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876.97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573.76亿元,同比增长5.8%。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从行业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3.5%、19.0%。主要行业大类中,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2%。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25.8%、68.8%。(南方+)
7、同比增长4.9%!佛山前三季度GDP达9270.56亿元
前三季度,佛山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515”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扎实抓好稳增长、扩需求、促转型等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延续较好恢复态势,主要指标稳定增长。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核定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270.56亿元,同比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6.01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083.75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 4020.81亿元,增长3.0%。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562.46亿元,增长6.3%。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名前十的行业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分别增长14.1%、13.2%、12.3%、9.4%、7.8%。先进制造业增长7.1%,其中,新材料制造业和先进轻纺制造业均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分别增长13.3%和8.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0%。(佛山发布)
8、广州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2%
10月28日,广州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769.8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1.8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590.42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977.56亿元,增长5.1%。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6.4%。
其中,新能源汽车、多功能乘用车(MPV)产出较好,实现产量分别增长1.1倍和26.3%。(南方网)
9、千亿级俱乐部再扩员!粤企500强总营收首破18万亿元
广东企业500强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传递着广东重要的经济发展信号。10月25日,2023广东企业500强发布。面对复杂的环境,广东500强企业整体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入围门槛迈上新台阶、营业收入实现新突破、千亿级俱乐部继续扩员,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成长潜力。
2023广东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首次突破29亿元,达到29.17亿元。从2019—2023年来看,入围门槛持续上升,说明广东企业500强整体规模保持持续扩张态势。
在2023广东企业500强榜单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有39家,较上年500强企业榜单增加5家。其中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位居营业收入前五。
营业收入也持续增长。2023广东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是18.53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平均增加1.51万亿元,增长率为8.90%,呈加速提升的态势。(南方+)
10、《南沙方案》发布以来,累计为相关企业和港澳居民减免税额超5.3亿元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赋予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定位。2022年,南沙经济总量突破2200亿元、增速广州市第一,今年前8个月,全区高技术行业产值增速7.6%,开发开放形成升腾景象。南沙已累计形成884项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被国家和省、市复制推广409项。《南沙方案》发布以来,15%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已在南沙落地见效,已为506名港澳居民和18家鼓励类行业企业减免税额超5.3亿元。(南方日报)
三、产业简讯
连续5年!惠州大亚湾开发区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之首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23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结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大亚湾开发区”)位列“2023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共30家)第一。这是大亚湾开发区连续5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自2013年起开展化工园区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旨在为全国化工园区树立标杆,持续提升化工园区管理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包括产业经济、基础设施、安全应急与公众认知、生态环境及资源利用、园区创新发展、智慧园区建设等6个一级指标,以及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产值、石化利润总额等29个二级指标。(南方日报)
四、创新驱动
深港联动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科技企业、创新项目如水汇聚。近日,总投资174亿元的4个重点项目在这里集中开工建设,将新增134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圆梦舞台。
地处深港融合的最前沿,面积仅约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正在追逐世界级梦想。前不久,国务院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发展规划》),明确了河套的三大发展定位——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并提出“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新目标。
如今,这个“小地方”加速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截至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聚集科技企业447家、科研机构23家,包括一批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和“独角兽”企业,将有力支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