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官网 ------ 网站技术支持:互联斗士 | 联系微信:gsvplus
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Guangxi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全国咨询热线:010-88888888
您的位置: 首页 >湾区动态

湾区动态

咨询热线

产经一周看点

作者: 点击:59 发布时间:2025-03-31


产业资讯


航空航天


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

3月30日00时05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又名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6次飞行。(来源:科技日报)


低空经济


首批民用运营合格证颁发 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

3月28日,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同时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这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意味着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创造了低空经济、城市空中交通的新的里程碑。(来源:环球网)


先进制造业


中国自研!“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台主泵成功验收发运

3月27日至28日,“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台主泵在哈尔滨完成各项检查,正式验收发运。据悉,位于海南昌江的“玲龙一号”示范工程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最关键、最核心且制造难度最大的设备,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南方网)


全国首个极薄煤层高效智能采煤机投入应用


3 月 31 日消息,由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研制的全国首个极薄煤层高效智能采煤机日前成功投入应用。应用这套装备,煤矿实现了极薄煤层的自动截割,并通过“无人作业+远程干预”模式,达到无人化常态开采的标准。该项目负责人魏升介绍,据测算,该技术若在国内全面推广,可释放我国超百亿吨极薄煤层资源,相当于再造10个大型煤矿,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来源:科技日报)



新能源


我国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正式交付

3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正式交付,并新签订8台套甲醇燃料中速机合同订单。该型发动机由中船集团第七一一研究所完全自主研制。据介绍,如应用绿色甲醇,单台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每年可减碳超5000吨,减少60%氮氧化物和高达99%硫氧化物排放。该型甲醇燃料中速机的成功交付,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来源:科技日报)



电子信息


龙芯新一代国产服务器CPU首度亮相

3月30日,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龙芯3C6000/D 2U双路服务器首度亮相。该服务器采用两片基于龙芯自主指令的龙芯3C6000/D处理器,共64个物理核,128个逻辑核,搭载龙芯 7A2000 独显桥片,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可满足通用计算、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计算需求。(来源:科技日报)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南开大学蛇形机器人亮相:身形灵活,无惧核辐射

3 月 31 日消息,在上周末开幕的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南开大学的蛇形机器人亮相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题展,身形灵活,无惧核辐射。南开大学介绍称,蛇形机器人在管道检测与维护、灾难救援地质勘测、星球探测等领域展现了广泛的应用潜力。(来源:央视军事)


直径仅 3 毫米,微型磁控机器人可模拟外科医生灵巧动作

3 月 31 日消息,由多伦多大学牵头,联合加拿大病童医院(SickKids)共同开展的研究项目,成功开发出一套直径仅约 3 毫米的微型神经外科手术工具,可模拟外科医生灵巧动作,精准夹持、拉动和切割身体组织,为侵入性更小的脑部手术提供了新工具。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近日出版的《科学・机器人》杂志。(来源:IT之家)



生物技术


中国自研无线皮层脑机接口植入人脑通道数破世界纪录

3月20日上午,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已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北京第三例人体植入手术。前两例先后在北大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完成。至今,3例患者状态良好,其中瘫痪病人已实现意念控制运动,因患渐冻症而失语的病人已实现中文交流能力。(来源:新华社自媒体)


华东师范大学利用合成生物学改造细菌进行肿瘤精准治疗

3月17日消息,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可进入实体肿瘤内部的减毒工程菌。该工程菌经合成生物学方法进行重编程改造,能进入实体肿瘤内部并被近红外光“遥控”,产生免疫激活剂杀伤肿瘤细胞。(来源:中国科技网)



政策支持


破解中小企业“回款难”困境!——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2025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02号令,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规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修订明确细化有关部门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中的职责,明确受理投诉部门、处理投诉部门、投诉人、被投诉人等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投诉处理时限以完善监督管理和投诉处理措施,并加大了对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及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小企业权益的保护。(来源:微尘法律观察公众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系统观念、法治思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引导中小企业增强合规意识、加强合规建设、提升合规管理水平,防范生产经营风险。到2030年,中小企业合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合规服务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基本具备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合规管理意识和能力,依法合规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合规成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中国政府网)



深圳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出炉


3月25日电,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印发《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其中落实“一个人”政策包括高校大学生“感知南山”行动、新引进入户高校毕业生支持行动、重点产业人才支持行动。落实“一间房”政策包括应届高校毕业生免租15天住房保障行动、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住房支持行动。落实“一张桌”政策包括人工智能创新团队支持行动、孵化空间支持行动、产业空间支持行动。落实“一笔钱”政策包括青年领航创业团队支持行动、投早投小投科技行动、联合培育行动、千亿融资行动、创投机构支持行动。落实“一场景”政策包括.应用场景开放支持行动。落实“一条龙”政策包括初创企业“一揽子”服务行动。(来源:人民财讯)



大湾区经济资讯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正式投产 将加速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升级

3月27日,产线投产仪式在珠海举行,随着该产线投产,大容量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在全球首次实现量产。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竞争新高地的重要领域,电池电芯研发制造是新型储能产业链的核心。记者从现场获悉,该生产基地总投资约10亿元,总规划年产能为6GWh。该产线的半固态电池创新应用纳米固态电解质技术,显著提升了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安全性能实现全面升级。(来源:南方网)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开建

3月25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牵头建设,将绘制人类生命中的细胞动态演化图谱,打造数字细胞AI大模型,构建数字生理人,创新生物医疗检测新范式,开辟生物医药研发新赛道,在试剂、仪器、软件和数据等方面产出一批创新型科技成果和产品。(来源:央广网)


哈工大(深圳)科研团队在光电器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年3月19日讯,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集成电路学院宋清海教授、陈怡沐教授团队在光电器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发出新型手性光电材料,这一进展为电致圆偏振光源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来源:深圳新闻网)


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在深实测 超1.7万车次参与,莲花山超充站成为全国首个单日放电量最大的站点

3月28日,深圳启动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车网互动(V2G)实测,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充放电功能,全市超过760个充电场站,超过1.7万车次参与活动。其中,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旗舰充电站——莲花山超充站成为全国首个单日放电量最大的超充站点,单日放电量超13000度。(来源:深圳新闻网)



国内首个“AI血液质控” 在深圳完成本地化部署

近日,深圳市血液中心联合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在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上将血液质量控制管理模型通过DeepSeek进行本地化部署,成功实现“通用基座+行业精调”的模式落地。据了解,该模型运行可在“数据不出域”的要求下,确保献血者血液质量数据安全隐私得到保障。(来源:深圳新闻网)



可折叠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亮相广州花都

3月26日,超轻型可折叠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羽兔A100”在广州花都成功完成首次试飞。据了解,“羽兔A100”是一款专为低空文旅场景设计的单人可折叠eVTOL。该机型空载重量115公斤,最大载重110公斤,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续航时间20分钟。作为经过2次迭代、完成2000架次飞行验证的成熟机型,“羽兔A100”已通过草地、球场、海边等多场景测试,兼具安全性与娱乐性,为消费者带来“触手可及”的飞行体验。(来源:南方网)


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建成

3月28日,由湛江湾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举行下水仪式。这艘“海上智慧渔场”承载着8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具备年产2000吨名贵鱼类产能。(来源:南方网)



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研发出极低温存内计算方案,为量子计算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

3月26日消息,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极低温存内计算方案,可大幅减少AI代理与量子处理器间的延迟,并提高了能源效率。该方案利用了一种被称为磁性拓扑绝缘体霍尔条形(Hall bar)器件技术,采用了一种新颖的低温内存计算架构,使AI加速器能与量子处理器仅相距数十厘米即可协同工作,从而提高速度和效率。这一成果为量子计算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来源:量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