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官网 ------ 网站技术支持:互联斗士 | 联系微信:gsvplus
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Guangxi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全国咨询热线:010-88888888
您的位置: 首页 >湾区动态

湾区动态

咨询热线

粤港澳大湾区政产经要闻简讯(48)

作者: 点击:1155 发布时间:2023-03-28

粤港澳大湾区政产经要闻简讯

 

四十八

 

 

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发展关键词

发展、创新、开放

 

一、政策导读

1、中山推出“拼经济惠企15条” 主题产业园新引进项目最高奖5000

近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发布《中山市2023年拼经济促高质量发展惠企政策十五条》(下称“拼经济惠企15条”),围绕稳生产、扩投资、拓市场、促消费、强保障五个方面,推出15项惠企举措。这是今年120日发布“新春惠企18条”后,中山派发的又一个惠企“大礼包”,惠企举措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

稳生产方面,“拼经济惠企15条”提出了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制造业企业2023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符合条件的,单个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可获用电、使用管道天然气补贴。

扩投资惠企举措主要聚焦中山市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拼经济惠企15条”提出,支持重大产业项目投产,对落户中山市十大主题产业园的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不含增资扩产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

拓市场方面,“拼经济惠企15条”扶持措施涵盖境外拓市场、境内参展、本地办展、保税业务、出口信保、跨境电商等方面。其中,中山市企业抱团参加市外境内展览会可获展位费支持。由市政府统筹的重点展会,在搭建中山品牌专区、电商线下专区、展会宣传及采购商邀约等方面可获得资金支持,每场最高85万元。(南方日报网络版)

2、肇庆实施全面落实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 着力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日前,《肇庆市全面落实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2023年度实施方案》发布。十项行动包括“筑巢”“引凤”“投资”“强链”“融湾”“旺市”“安商”“育苗”“科创”“融金”内容,着力构建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筑巢行动”将全力构建“1+1+N”园区发展格局,加快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万亩千亿”大平台建设,推动肇庆高新区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科学规划建设“一县一园”,2023年争取年内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确保全年全市园区储备“熟地”8800亩以上。

“引凤行动”要求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责任,确保年内举办不少于25场投资环境推介会,新引进制造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700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23个,超50亿元制造业项目3个,力争完成实际投资额550亿元。

“投资行动”围绕大能源、大水利、大交通、大产业等重点领域谋划大项目,多措并举扩大投资。确保肇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强链行动”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年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以上,力争达到12%以上。“融湾行动”提出,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肇庆)示范区谋划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2023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确保达到3%、力争达到5%;实际吸收外资增长5%。(南方日报网络版)

 

二、经济动态

1广东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1-2月工业投资增长24.9%

325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广东经济运行简况。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呈企稳回升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19.06亿元。尽管同比下降1.5%,但降幅比上年12月收窄2.3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2%

1—2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全省客运量增长近三成。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回升,工业投资增长24.9%;在工业投资中,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了33.5%25.1%(南方日报)

2广东财政投入36.2亿元奖补小微工业企业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扩量提质增效,20212023年累计争取获得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65亿元,支持81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创新发展和19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技术、培训、管理咨询数字化赋能等服务。此外,广东省财政厅20202023年累计安排6.4亿元,对专精特新等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进行贴息,助力企业发展,并对新认定的1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奖补,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广东省财政厅先后支持出台新一轮小升规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补方案、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等政策文件,明确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逐步构建起从创新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20202022年,广东省财政通过事后奖补方式安排36.2亿元激励小微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推动超过3万家中小微企业上规模发展。截至2022年底,广东已累计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0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7家,132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南方网)

3深圳:全市首例!龙岗宝龙上井半导体与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通过市政府工作专班审议

宝龙上井半导体与先进制造业产业园作为深圳第一批工业上楼项目试点之一,在政府统筹、规划引领、市场运作机制下,于近日通过市政府工作专班审议,成为第一个依据《深圳市工业上楼项目审批实施方案》 三审审议通过的工业上楼项目,为深圳工业上楼实施树立标杆示范。项目位于龙岗区东部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58万㎡,整体容积率6.0,可提供46万㎡优质产业空间,12万㎡生活配套空间。项目将打造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产业,并围绕核心产业辐射其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材料到封装、检测等核心环节,重点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为主的“1+1”产业圈层,着力构建以龙头+中小企业+服务+设施的多元主体与多元环节的产业创新集群。

4深圳:国内首个智能制造数据空间应用案例落地深圳数据交易所

近日,深圳数据交易所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数鑫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国内首笔基于数据空间技术的场内数据业务合作,打造我国首个智能制造领域数据空间应用案例,这标志着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正式实现国产商业化落地。该合作以自主可控的可信数据空间架构为基础,融合区块链、物联网和零信任等先进技术,通过有机结合国内现有消费电子行业企业数据流通特点、实际应用场景、数据保护及交易法规等,实现质量数据可信流通,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锂电池等生产全过程质量数据可信共享。

5深圳:大鹏首个工业上楼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征集意向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即可申购。

324日,深圳市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大鹏优质产业空间项目意向购买企业的公告》,有意向的符合资格企业可从即日起至515日申报。根据公告,以下6类企业可申购:专精特新或国高、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已成立企业近三年平均年产值1000万元、新设立企业承诺投产后年产值5000万元,大鹏新区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领导小组审定的其他项目。企业申购面积与年产值挂钩,入围企业可购买产业用房的最低建筑面积为1000㎡,最高不超过按规定测算出的建筑面积, 申购建筑面积=近三年年均产值或承诺入驻当年的产值/3333,具体面积可根据实际需求和建筑单层面积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此次遴选将分为遴选企业库建设及评审确定入围企业名单两个阶段。最终入围企业名单由大鹏新区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领导小组审定后按批次公示。

6《机遇之城2023》报告发布,深圳、广州位列全国第三、第四

323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3》报告,全国前十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苏州、成都、天津。

日前,粤港澳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实力强劲的粤港澳大湾区,在《机遇之城2023》报告上多个维度表现突出,特别是智力资本”“经济影响力”“宜商环境”“技术与创新四个维度上优势较为集中,三座城市进入以上维度的前10名。

其中,深圳、广州、香港在大湾区处于第一梯队,对城市群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深圳总分排名全国第三位,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保持去年的首位;广州总分在全国排名第四位,智力资本维度重回全国排名第一,以优质的人才资源支撑科技和产业发展;香港在全国排名第16位,在城市韧性经济影响力两个维度位列第一,有极高的企业吸引力和全球开放度。

第二梯队的佛山、东莞、珠海、澳门在技术与创新”“城市韧性”“交通和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等维度表现位列全国中上游;第三梯队的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和产业空间优势,在核心城市带动和产业辐射之下,将产生新的发展潜力。(南方日报)

7、江门文旅市场迎暖春 前两月旅游收入超34亿元 同比增长124.32%

随着游客出游意愿持续释放,江门文旅市场迎来暖春。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江门市共接待游客334.59万人次,旅游收入34.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7.89%124.32%

在江门,各大景区景点人气回升,酒店民宿住宿预订火热。江海区长廊生态园总裁葛桦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取得近三年来同期最佳业绩,3月以来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10倍。开平市碉民部落民宿与媒婆街民宿负责人张小明说,年初一至年十一期间,两家民宿都满房,近期民宿平均入住率均在六至七成,同比大幅增长。

重大文旅项目拉动力强劲。广东赤坎古镇侨乡国际旅游度假区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今年初启动试运营。当地拥有600多座骑楼,组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据统计,赤坎华侨古镇大年初四单日吸引游客超4.4万人次。(南方日报网络版)

 

 

三、产业简讯

1 广东:加快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打造万亿级支柱产业

近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旨在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意见》提出,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以深圳、惠州、东莞、湛江为重点建设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以惠州、珠海为重点建设电解液专业园区,以梅州、韶关、惠州为重点建设铜箔、铝箔、聚偏二氟乙烯膜等辅助材料集聚区,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肇庆为重点建设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

2、惠州赴欧洲开展投资促进交流活动 6项目合计投资149.7亿元

近日,惠州赴欧洲开展投资促进交流活动,该市代表团前往法国、荷兰和德国,与壳牌、罗格朗、益利素勒、ADO6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6项目合计总投资149.7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是惠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仲恺高新区是惠州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战场”。来自法国的企业罗格朗是全球电气与智能建筑系统的标杆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就进入惠州发展,扎根仲恺并多次增资。在法国,惠州市代表团拜会了罗格朗总部高层,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惠州市代表团还在当地举办了惠州市投资环境推介会,见证了仲恺高新区与法国中法经贸商务合作协会签约仪式,并为惠州仲恺欧洲招商联络站揭牌。(南方日报网络版)

 

四、创新驱动

广东累计培育超8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0—2022年,广东安排逾36亿元促进小微工业企业发展

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0年至2022年,广东省财政通过事后奖补方式安排36.2亿元激励小微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推动超3万家中小微企业上规模发展。截至2022年底,广东已累计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0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32家。

为推进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扩量提质增效,广东省还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2021年至2023年,广东年累计争取获得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65亿元,支持81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创新发展。此外,19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技术、培训、管理咨询、数字化赋能等服务。

2020年至2023年,广东省财政累计安排6.4亿元,对专精特新等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进行贴息,并对新认定的1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奖补,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此外,广东通过发挥省级产业发展基金等政策性资金引导带动作用,积极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整合发展的产业生态,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领域,累计投资孵化121家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广东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广东还通过推荐企业参加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等展会论坛活动,支持开展广东省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对接活动,促进集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南方日报)

 

五、绿色金融

金融活水润春耕 广东前两月涉农贷款新增783亿元

广东金融业紧盯春耕备耕关键时间节点,抢先抓早、靠前发力,为春耕备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助力春季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数据显示,20231—2月,广东省(不含深圳)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78.53亿元,带动同期全省涉农贷款新增783亿元,同比多增255亿元。

为加大春耕备耕信贷支持力度,人行广州分行积极发挥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牵引撬动作用,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田间地头。同时,引导广东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交通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力满足农资运输配送主体资金需求,仅今年春节以来广东农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行业贷款就新增了37亿元,助力春耕农资加快下摆速度。

广东金融机构还深化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动金融产品服务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创新推出乡村普惠贷”“粤兴贷”“微业贷”“农担无忧贷”“优农贷”“三农易”“小微易等一系列特色线上信贷产品,加快春耕金融服务深耕”“细分下沉,畅通金融春雨灌溉渠,及时满足春耕备耕资金需求。

针对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广东银行业深化基层银村合作,通过信息采集+信用评价+信贷投放+信用宣传四位一体,将开展信用村整村授信与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支持相结合,为广大农户送上春耕备用金,让信用逐渐成为助力春耕备耕和乡村振兴的硬通货(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