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官网 ------ 网站技术支持:互联斗士 | 联系微信:gsvplus
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Guangxi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全国咨询热线:010-88888888
您的位置: 首页 >湾区动态

湾区动态

咨询热线

粤港澳大湾区政产经要闻简讯(80)

作者: 点击:121 发布时间:2024-08-14

粤港澳大湾区政产经要闻简讯

 

八十

 

 

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发展关键词

发展、创新、开放

 

一、政策导读

1、广州发布建设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 力争2026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7亿吨

85日,广州发布《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31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要求不断增强航运枢纽配置力,提升巩固广州港在综合运输体系和航运服务功能中的核心地位;到2026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将力争达到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00万标箱,海铁联运量达到80万标箱,商品汽车吞吐量达到160万辆,港航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50亿元。

聚焦增强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广州将加快完成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项目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总装基地配套码头、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筒仓三期、南沙国际港航中心工程建设。远期还将谋划南沙港区六期、国际通用码头二期、南沙邮轮母港二期等项目。

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南沙将优化临港经济区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和港口、临港产业、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发挥南沙区和黄埔区临港经济区建设主体作用,通过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和项目导入清单,吸引国内外资本、人才、商品、技术、数据等资源和要素落户。构建以“航运物流—临港工业—现代服务—智慧科创”为核心的“港—产—城—智”临港产业体系;以港口运营、物流仓储为基础支撑,临港制造为主体,航运服务、贸易服务为配套的港航产业圈层。

增强链通全球新优势,广州将加大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拓展力度,扩大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市场布局和覆盖,巩固非洲航线和东南亚航线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地位,加大欧美、日韩、印巴等航线拓展力度。广州还将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加快拓展航运交易、航运指数研发等服务功能,增强航运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南方日报网络版)

2、惠州出台“金融23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提升“首贷户”贷款比重

82日,据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消息,该市已于近日出台新政策,通过增加信贷、降低成本等方式,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惠州是制造业大市,围绕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生命健康2+1”现代化产业体系,集聚了大量制造业企业,尤以民营企业居多。和呈田精密类似,有较大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在惠州还有很多,它们在扩大融资渠道、降成本等方面反映出更强的金融需求。

为此,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惠州监管分局联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部署的通知》(下称“通知”),共提出5个方面23条举措。通知提出,要着力推动民营企业贷款增量扩面,辖内金融机构要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通知提出,要持续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比如,推动金融机构走访惠州市“无贷户”12万家,提升“首贷户”融资对接效率,提高首贷户贷款比重;扩大专项资金普惠覆盖面,实现年均转贷服务规模20亿元以上,降低民营企业贷款周转成本。

为加大民营经济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力度,通知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为优质民营企业开展贸易外汇高水平开放试点,支持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今年以来,惠州市信贷资源加速投向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6月末,惠州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先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5.9%29.8%。大量民营企业得到金融“活水”的浇灌,在研发和生产环节投入更多资金,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实现稳中求进。(南方日报网络版)

322项具体举措发布 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深圳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近日,深圳发布《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形成6个方面22项具体举措,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等融合创新,争创“全栈创新先锋、智能产品先锋、数据跨境先锋、场景应用先锋、智能驾驶先锋”“五个先锋”,持之以恒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打造全栈创新先锋。《行动方案》提到推动“鹏城云脑Ⅲ”、深圳开放智算中心建设;持续扩大深圳市智慧城市算力统筹调度平台、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的调度规模;发放“算力券”,降低企业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同时搭建国内外生态“连接桥”,加快关键领域前沿技术、大算力集群调度技术、国产大模型技术、工具链技术、大模型评测基准等技术全栈创新。在布局人工智能重大科研平台方面,推动鹏城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平台分领域深耕、跨领域协作。建设国产人工智能生态源头创新中心,形成2个行业大模型,赋能50家企业打造典型应用场景。

深化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打造场景应用先锋。《行动方案》提出打造城市+AI”应用场景高地,滚动发布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推动40个以上千行百业+AI”“公共服务+AI”“城市治理+AI”场景落地;实施人工智能软件示范应用项目扶持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30%、最高1000万元资助。与此同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鼓励企业建设大模型赋能中心,会同制造业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行业大模型,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现代服务业,丰富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服务、文化娱乐、教育等行业的应用。

《行动方案》还提到,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各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对市级人工智能方向软件名园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鼓励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在深设立创新应用总部,培育引进15家以上人工智能企业和科研机构。强化产业交流合作,实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环境建设扶持计划,对企业举办的符合条件的高端展会、论坛、大赛,给予不超过总投入的50%、最高300万元资助。发挥千亿基金群引导作用,推动人工智能集群基金加快设立、投资,做大深圳创投日人工智能专场规模,支持新落地企业参加路演。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发挥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引进培育5个以上国际顶尖人工智能团队。打造“2048程序员社区,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南方日报网络版)

4、中山发布全国首个个体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地方标准

近日,中山市地方标准《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规范》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全国首个关于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规范的地方标准,内容包括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的术语和定义、数据目录、评价规则、评价方法、评价流程、数据处理和信用画像等,为中山市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提升提供工作依据,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中山市地方标准《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规范》,中山通过登记注册、税务、社保等数据比对分析,融入信用评价结果,以高质量的数据推进分型数据模型的细化、调整,为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提供辅助支持,为实施“个转企”等市场主体培育计划提供数据支撑,为制定个体工商户帮扶政策、信用融资等提供参考,全力支持成长型和发展型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

截至20246月底,中山累计助推32885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全市企业占经营主体比例提升至41.24%,比“个转企”实施前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个转企”率(“个转企”累计数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比例)位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通过信用监管与智慧监管深度融合,创新思路,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夯实精准帮扶培育的数据基础,推动个体工商户精准监管,以信用赋能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网络版)

 

二、经济动态

1、深圳将构建“四核、两带、六廊、多点”湿地保护空间格局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发布《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5)(草案)》公众读本(下称《规划》),并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根据《规划》,深圳将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创新保护主体及参与方式,到2035年,建设湿地保护小区不少于20个,建设社会公益湿地保护园不少于5个、社区共建湿地不少于20个。

该《规划》是深圳市湿地保护管理事业顶层设计,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海湿地城市为总目标。

据《规划》,深圳拥有南亚热带河口海湾、滨海滩涂、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总面积347.88平方公里,湿地率15.67%。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48种,每年有大量候鸟迁飞停歇。

根据《规划》,深圳将构建“四核、两带、六廊、多点”的湿地保护空间格局。其中,深圳湾、珠江口、大亚湾、铁岗—石岩四大湿地保护核心,是深圳集中连片成规模、珍稀濒危物种分布最集中、具有核心保护价值的湿地资源;珠江口—深圳湾、大亚湾—大鹏湾两条陆海协同生态保育带,对维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和沿海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深圳河、大沙河六条河流湿地生态廊道,对维持内陆水循环、生物多样性以及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深圳拥有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各1处,并建有14个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地、10个其他湿地公园。《规划》提出,深圳将深化湿地分级管理,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重要湿地,分批划定市级重要湿地并发布名录,将具有支持珍稀濒危水鸟或中华白海豚群落的湿地区域申报创建国家重要湿地,支持珍稀濒危水鸟群落或位于重要经济鱼类产卵场、育幼场、觅食场所的红树林湿地等申报创建省级重要湿地。

在高标准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方面,深圳将建立开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依托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也将以黑脸琵鹭、黑尾塍鹬全球候鸟迁飞保护为重点,开展候鸟迁飞通道保护合作。(南方日报网络版)

 

三、产业简讯

1、五年来广州国资研发投入超千亿 28个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发布

725日上午,据2024年广州国资国企科技创新和人才会议暨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推进会消息,广州市属国企年均研发投入保持增速15%,五年来研发投入累计超千亿元。近年来,广州国资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政策+联盟+基金”三位一体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广州市国资委从平台建设、激励考核、资本赋能、成果转化、人才机制等多个方面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在高水平创新平台上,创新资源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数据显示,广州市属国企累计组建技术和工程中心等各级研发机构793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60个;累计组建院士、博士后等工作站48个,科技人员达5万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68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250家,其中国家级22家,省级179家。科技企业平台数量在地市国资中位居前列。

截至目前,市属国企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3100余项;拥有专利授权超3.1万项,其中发明专利6500项,成果转化运用2万项,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和产业空白。

会上还发布了市属国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榜单,28个项目涉及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据介绍,广州市属国企将利用场景资源,加强与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市场阅卷”机制,推动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产业链上的融合。(南方日报网络版)

2、佛山医药健康产业冲刺千亿元大关

素有“岭南药祖”“岭南成药之乡”美誉的佛山,正在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冲刺千亿元大关。近日,佛山市举办佛北战新产业园医药健康投融资对接会,吸引超20个项目与投资机构对接,达成近6亿元融资意向。这是在佛山北向战略之下推出的新动作,意在加速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促进佛山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省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佛北战新产业园横跨南海、三水两区九镇街,规划总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是佛山举全市之力实施北向战略的重大平台,也是佛山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关键支撑。其中,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是佛北战新产业园的核心起步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可开发用地超万亩的医药健康产业园区,已吸引广东医谷、朗华供应链等龙头项目、医药健康类企业落户,涵盖个人护理品、器械设备、医用材料、药物及生物合成等细分领域,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活动现场,佛山市基金业协会与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签订合作协议,达成战略协作。双方将围绕项目投融资活动开展常态化紧密合作,推动佛山制造业“向新”、向中高端迭代升级。当日还有一批投资机构与医药健康招商引资项目达成近6亿元融资意向。此外,6个医药健康重点项目进行了路演,项目涵盖无创磁波刀、细胞治疗智能化、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近年来,佛山积极引入金融“活水”滋润产业“沃土”,仅去年就新设立、引进19只相关领域的市场化基金,有力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壮大。2022年以来,佛山累计引进73个亿元以上医药健康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668亿元,其中包括一批50亿级甚至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目前,佛山已形成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多门类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2023年,佛山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854亿元、同比增长15%,已集聚28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当前,佛山正大力实施以“战新产业”打头阵的北向战略,着力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快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重点培育发展医药健康等产业,并专门组建产业工作专班,出台专项“政策包”,全力推动佛山医药健康产业集群规模加快突破千亿元。(南方日报网络版)

3、逾70亿元投资项目签约江门 集中在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

82日,“湾区江门 乘势而发”2024年江门市助力“百千万工程”促进本地企业增资扩产专场推介暨智能制造产业合作交流活动举办,江门市内、市外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代表300余人参会寻发展、觅商机。活动中,15个项目现场签订投资协议,总投资逾70亿元,主要集中在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

活动聚焦土地、资金、政策等企业增资扩产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政企银携手搭建起一个多方交流的平台,精准对接企业投资需求,促进多方合作。推介会发布了江门各县(市、区)33宗熟地挂榜招商,总面积8800亩,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储能、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江门市高质量创业投资基金”现场启动。该基金是江门市属国企专门为“以投促引”打造的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10亿元,专注面向本地增资扩产企业或外地拟迁入江门企业进行投资。

活动现场,15个增资扩产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额超70亿元,传递出江门市委、市政府坚定企业发展信心,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强链补链延链信号。相关金融机构现场为江门市广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胡润企业集团以及江门市华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3家公司重点项目授信逾20亿元,进一步助力优质项目引进、落地。14家机构、企业颁发了招商合伙人聘书,做大江门招商“朋友圈”。(南方日报网络版)

4、中山3项目入选全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优秀项目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了30个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优秀项目,中山市《中山以信赋能“妈妈岗”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等3个项目上榜。

“妈妈岗”采取弹性工作制,员工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请假,满足妇女以及特殊群体员工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实际需求。据统计,自20233月以来,中山“妈妈岗”备案企业506家,备案岗位超2.3万个,实现就业近5000人。

为促进“妈妈岗”就业新模式普及发展,中山市自2022年起出台实施了系列举措,对符合条件申报“妈妈岗”的用人单位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为确保扶持举措有效落实,中山在“妈妈岗”就业新模式中创新引入信用手段,以“信用承诺”优化事前评估,“履约践诺”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守信服务”强化事后应用,让用人单位申报更便捷,让宝妈从业更安心,让就业市场更诚信。具体举措包括建立“妈妈岗”“育儿岗”申领补贴单位信用档案,对申领补贴单位开展准入信用状况查询,对红名单单位予以优先补助。同时通过设置“妈妈岗”信用管理专区,实现对设岗单位信用状况“一站式”即查即看并开展抽查评价措施等。

据了解,中山将城市信用建设放在城市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位置,并取得突出成效。在2024年第二期的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中山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在信用应用创新方面,除了“妈妈岗”,中山还推出中山市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累计向企业发放贷款超37亿元。中山还建立电子保函服务平台,对没有信用黑名单记录的企业开具电子保函,已为投标企业节省保证金费用超240亿元。(南方日报网络版)

 

四、创新驱动

惠州市“天鹅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持续引入金融活水

近日,据惠州市第八届“天鹅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消息,该项赛事自2017年举办以来,超过1.5亿元创投资金投向参赛企业,为科创企业的孵化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届大赛共有120家企业进入初赛,其中65家参加决赛。从行业属性来看,晋级决赛的企业大部分属于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石化等产业,与惠州市主导产业体系相吻合。由于它同时是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惠州赛区),部分获奖企业将有机会进入省赛乃至国赛环节。

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除了增进交流,还可能获得创投基金的青睐。惠州市鑫辉合创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参赛企业,该公司销售总监易昌飞介绍,公司成立了4年,主要做光伏、半导体等方面设备的零部件生产。目前公司有9项专利,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仍需保持较大的研发投入。根据当前发展状况,公司要融资约5000万元,希望与创投基金或金融机构达成合作,为企业接下来的发展引入金融活水。

惠州市科技局局长黄辉介绍,2017年至今,惠州市已连续8年举办“天鹅杯”大赛,通过赛事平台实现孵化载体、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初创企业等“政产学研用金”各主体的深度合作。大赛帮助有关企业获得国家和省奖金1115万元,19家企业获得创投资金超1.5亿元。部分参赛企业上市或进入上市培育库,431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

为引导民营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今年以来,惠州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石化材料新能源、生命大健康等领域,推动市级百亿母基金落地一批先进项目。同时,引导各县区联合民营资本组建产业基金,仅以仲恺高新区为例,基金数量已达到40只,总规模超过50亿元,为科创企业的孵化和新兴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南方日报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