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官网 ------ 网站技术支持:互联斗士 | 联系微信:gsvplus
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Guangxi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全国咨询热线:010-88888888
您的位置: 首页 >湾区动态

湾区动态

咨询热线

粤港澳大湾区政产经要闻简讯(19)

作者: 点击:1208 发布时间:2022-07-05

粤 港 澳 大 湾 区 政 产 经 要 闻 简 讯


第十九期



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发展关键词

发展、创新、开放

 

 

 

一、政策导读

1、东莞将出台“稳工业22条” 产销增长达条件资助300万元

6月28日,据东莞市工信局消息,《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将印发。《若干措施》从稳定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稳定重点工业企业资源要素保障、推动企业扩能提质增效、支持优质企业加快发展、全面优化企业服务5个方面提出22条政策措施。

《若干措施》针对大中小微工业企业当前面对的困难挑战和发展需求,实施分类扶持、施策。《若干措施》由5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为中小微工业企业纾困解难,确保企业“增活力”;第二部分,强化重点工业企业资源要素保障,确保企业“稳得住”;第三部分,通过促进投产扩产和生产模式优化,推动企业“扩产能”;第四部分,通过提升优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快发展”;最后,通过实施全方位优化企业服务,为大中小企业发展“提信心”。(南方日报网络版)

2、三年新增千家规上限上企业,中山出台扶持小微服务业企业发展细则

粤港澳大湾区政产经要闻简讯(19) 

资料来源:中山发改

3、广州南沙发布“新十条”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 青创企业3年可享450万元奖补

6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第十期交流会在南沙创享湾举办。据会上消息,《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措施》(下称“新十条”)发布,奖补力度全国领先,为推动港澳青年在南沙创业就业赋予强动能。

根据“新十条”措施,单个在南沙就业的港澳青年3年可获51.5万元奖补资金,单个在南沙创办的港澳青创企业3年可享受450万元奖补资金。

“新十条”措施从就业、职场能力提升、安居置业、生活就医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就业保障奖补政策;从企业落户、配套支持、场地租金、创业成长、投融资支持、青创基地运营等方面打造全新创业支持链条,为港澳青创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创业支撑。(南方日报网络版)

4、深圳出台“金融稳发展23条”

6月28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经济保民生稳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支持深圳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方案提出多个具体目标,包括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万户,新增制造业贷款9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1500亿元、绿色信贷700亿元、企业获得股权融资1000亿元等量化指标和新设金融驿站28家,开展各重点专题银企对接活动20场,新增创投机构60家等。(深圳商报)

5、惠州出台38条措施 深度融深融湾全面服务港澳

惠州市近日正式出台《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便利措施》)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工作生活。这是惠州全力支持“双区”建设、全面服务港澳的重大举措,也是继“八大专项行动”后惠州深度融深融湾、助力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又一举措。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员,惠州与港澳经济社会联系紧密。截至今年5月,惠州累计设立港资澳资企业超过1.11万家,约占全市外资企业的70%,利用外资超过200亿美元。在“双区”建设机遇下,越来越多港澳企业、人才涌向惠州。(南方日报)

6、佛山:南海区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扶持办法出台

7月4日,《佛山市南海区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出台,扶持项目包括落户奖、经营贡献奖、人才奖励、企业管理团队奖励、办公用房补贴、业务奖励、融资风险补贴等。

《扶持办法》对融资租赁企业、通过直接租赁方式购买生产设备的南海区企业及融资租赁企业高管、骨干和管理团队等三大类扶持对象进行扶持奖励,旨在引进优质融资租赁法人机构,打造珠江西岸融资租赁区域中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珠江时报)

 

二、经济动态

1、1-5月深圳经济延续快速恢复态势

7月2日,从深圳市统计局获悉,1-5月深圳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延续快速恢复态势。其中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比1-4月提升0.7个百分点。

1-5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衣着价格上涨0.6%,居住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3.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8%。(深圳商报)

2、深港贸易25年增长超10倍

从深圳海关获悉,深港进出口贸易额从1997年的701.7亿元,升至2021年的7225.3亿元,已达1997年的约10.3倍,其间年均增长10.2%。今年前5个月,深港贸易额已超2000亿元。

与此同时,深圳外贸实现了以服装、玩具等传统工业产品为主,向以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2021年,深圳对香港出口高新技术产品5286.1亿元,1997以来年均增速19.8%,占深圳对香港出口比重由1997年的11.6%提升至74.7%。(深圳商报)

3、1-5月软件业利润总额增速扭负为正

 

资料来源:深圳商报

4、内地香港ETF互联互通“开闸”

7月4日,备受瞩目的内地香港ETF互联互通正式开闸,两地投资者可以跨境投资对方市场的ETF产品。

据了解,首批纳入互联互通机制的ETF产品87只,其中,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南向沪港通和南向深港通买到4只港股ETF,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北向沪深港通买到83只A股ETF。

截至7月1日,83只A股ETF规模合计6746.3亿元。其中,华夏上证50ETF以522.70亿元位居榜首,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位居二、三名,规模分别为473.73亿元、422.51亿元。(深圳商报)

5、深圳南山5家企业上榜全国科创独角兽百强,居“赛迪百强城区”之首

日前,《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2)》发布,从城区分布看,除四个直辖市外,上榜企业中有55.3%分布在赛迪百强城区中。其中,深圳市南山区位列第一,全区有5家科创企业上榜;杭州市滨江区、深圳市福田区位列第二、第三,分别为4家和3家。

 

资料来源:读特


三、产业简讯

1、肇庆25个产业项目集中动工 6个投资超10亿元

6月30日,肇庆25个产业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计划总投资额128.6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占项目总数92%,超10亿元项目6个。

从产业类型看,本次动工项目涵盖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金属加工等领域,“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从投资数额上看,25个产业项目中,总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6个、5亿—10亿元项目2个、1亿—5亿元项目14个,覆盖全市各个县(市、区)。(南方日报网络版)

2、大鹏医疗器械产业园奠基

6月29日,蓝影暨蓝韵医学科技园奠基仪式在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举行。该项目是大鹏新区以医疗器械为主的产业园区,将为医疗器械企业在深圳国际生物谷的集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支撑。

蓝影暨蓝韵医学科技园是新区在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领域引进的重点产业项目,也是新区重点服务保障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针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新区各政府部门从政策宣传、项目洽谈到办理手续提供“保姆式”服务,聚焦企业发展难题,不断完善线上线下结合的企业服务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资金、能源、土地、用工、运输等难题,使引进的企业“进来有信心、留下有发展”。(深圳商报)

 

四、创新驱动

粤港澳携手打造创新平台:融通科技资源 协同区域创新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全面深化合作,以前海、河套、南沙、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为抓手,促进内地与港澳科技资源融通,加速科研资金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加快打造创新平台。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两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

随着大湾区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粤港澳三地依托发挥好各自科研创新领域的优势利好,合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助力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南方日报)

 

五、绿色金融

佛山高新区融担贷落地首笔业务,高明一企业获900万元贷款

6月29日,由佛山融资担保基金(以下简称“融担基金”)与佛山高新区联合成立的“佛山高新区融担贷”专项合作资金池迎来首笔业务落地,佛山高新区高明园一高企成功获得900万元贷款扶持。

佛山融担基金由佛山市财政局牵头成立,由佛山市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山金控”)管理运作。去年11月,佛山高新区与佛山融担基金合作成立“佛山高新区融担贷”专项合作资金池,共2000万元,在佛山融担基金原有分险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佛山高新区分险,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佛山高新区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南方+)

 

六、乡村振兴

江门:大力实施“人才强基工程”,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揭牌

近日,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在礼乐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该驿站是江海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基工程”,广泛集聚本土人才资源的重要载体。

揭牌当天,人才驿站还迎来了首场乡村工匠主题讲座,江海区人才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员现场授课,介绍广东省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内容,并对江门市乡村工匠职称的配套政策、申请流程等进行详细解读。接下来,江海区将充分用活用好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积极发挥驿站引才聚才育才和服务人才的作用,聚焦“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致富”等目标,大力开展人才引进、培育、交流和服务,推动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江门日报)

 

 

 

 


 

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

  2022 年 07 月 0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