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 港 澳 大 湾 区 政 产 经 要 闻 简 讯
第十八期
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发展关键词
发展、创新、开放
一、政策导读
1、广州出台“稳经济152条” 鼓励保险机构设立企业疫情险 对困难毕业生实施专项帮扶
6月23日,《广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即“稳经济152条”,下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对国务院部署的6方面33项和省6方面131项具体政策细化落实,并结合广州实际进一步拓展延伸,形成6方面152项政策措施,力推各项助企纾困举措落地见效。
《实施方案》明确广州将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力度。6月30日前,集中退还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以及制造业等行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建立跨部门协商工作机制,确保留抵退税资金及时足额退付企业;受疫情影响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南方日报网络版)
2、粤10条措施为科研人员减负赋能 禁邀科学家参加无谓的迎来送往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推出10条改革举措,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为创新创造赋能。
在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方面,根据《若干措施》,在省“双十”战略产业集群中取得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重大突破,或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科研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等限制,直接申报职称。(南方日报)
3、国新办举行《南沙方案》新闻发布会 坚持协同港澳面向世界 为南沙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
《南沙方案》明确,实施范围为广州市南沙区全域,总面积约803平方公里。按照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建设时序,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的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区块作为先行启动区,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
在保障措施方面,《南沙方案》提出,在资金、要素等政策支持上,2022-2024年每年安排南沙1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合理增加南沙年度用地指标;在创新合作模式上,探索采取法定机构或聘任制等方式,积极引进港澳专业人士、国际化人才参与南沙建设和管理。(南方日报)
4、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四面扩围”
近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印发《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
此次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实现了“四面扩围”。其一,突破规模限制,取消试点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规模5000万美元(含)以上、服务贸易外汇收支规模1000万美元(含)以上的要求;其二,进一步扩大政策涵盖的业务范围,将服务贸易项下部分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纳入试点;其三,优化银行准入条件,适度降低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的等级要求,近三年评估均在B+(含)以上的银行可开展试点业务;其四,放宽银企合作年限要求,将企业原则上在试点银行持续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三年以上的要求降为两年以上,支持银行将“材料多、环节多”的业务和“笔数多、信用好”的企业纳入试点。(南方日报)
5、深圳市推出金融23条稳发展 全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2000亿元
6月28日,深圳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经济保民生稳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分23条,提出包括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等具体措施。
方案共分为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保障机制四个章节,其中工作任务为重点,共分四部分23条,从开展金融支持稳市场主体行动、开展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发展行动、开展特定群体金融服务提升行动、强化制度保障建立长效共享对接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深圳特区报)
二、经济动态
1、广州落地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8.5万个 金融机构开立个人钱包202.5万个
数字人民币4月初在广州正式试点,至今已近3个月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郭云喜表示,数字人民币在广州正式试点以来,各项工作进展良好,数字人民币应用逐渐融入到广州市民食、住、行、游、购、娱、医等方面,基本覆盖常规民生场景,一些特色场景也在不断创新拓展,涌现了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示范场景。
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是广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核心关键。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广州地区7家参与试点金融机构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02.5万个,对公钱包19.5万个,流通(转账、交易)业务336.3万笔,金额4.9亿元,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8.5万个。(南方日报)
2、前5月佛山家电出口超300亿元,占全国12.8%
在“中电之都”顺德,通过“湾区一港通”“大湾区组合港”等物流新模式出口的商品中,九成以上是家电产品。尤其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顺德家电为代表的“粤家电”产业不断向绿色、低碳、智能转型,全力保供应、稳订单。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前5月,佛山家用电器出口货值300.4亿元,占全国12.8%。
此外,海关还针对因物流周期长等原因导致境外客户延期或取消订单、境内库存压力大的问题,“一企一策”为企业量身定制“出口转内销”计划,叠加集中纳税、暂免征收缓税利息等系列优惠政策,简化内销手续,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南方日报)
3、前5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3.21万亿元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6%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2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东外贸进出口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2.03万亿元,进口1.18万亿元。
今年前5月,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6%,占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4.9%,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占25.9%;保税物流增长1.9%,占15.4%。
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速快。前5月,广东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15.3%,增速快于广东整体13.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2.4%,占37.8%;民营企业增长0.6%,占56.2%。(南方日报)
4、广东工业增长提速!前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54万亿元
6月24日晚,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今年前5个月广东经济运行简况显示,在密集出台的各项惠企纾困政策支持下,生产需求逐步恢复,部分指标当月数据有所改善。
5月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增速比4月加快1.0个百分点,也比全国同期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在此推动下,今年1—5月,广东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万亿元,增长3.8%。(南方日报)
三、产业简讯
1、佛山发力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 力争到2025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佛山将力争到2025年,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6月22日,《佛山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发布,宣布了这一目标。
此次,佛山出台《行动方案》,计划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统筹谋划、政策引导、项目布局,争取在若干重点领域实现换道超车,打造佛山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亮点。佛山将力争到2025年,全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十四五”时期,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5%,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重点企业。(南方日报网络版)
2、“璀璨行动”在佛山启动 自主创新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6月26日,旨在提升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璀璨行动”在佛山启动,40余家项目意向参与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璀璨行动”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下,由季华实验室(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牵头组织实施、联合我国显示领域优势研究单位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显示产业升级的重大行动,将着力推动显示制造装备技术升级,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接下来,佛山市将按照财政引导、企业配套、社会资金参与的投入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争取专项资金、各类基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同时主动承接季华实验室技术创新成果,加速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形成显示装备制造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协同发展。(南方日报)
3、佛山顺德区预制菜产业发展联合会成立
6月27日,佛山市顺德区预制菜产业发展联合会举行次会员大会,标志着涵盖168家企业单位、涉及10多个预制菜产业上下游行业的预制菜产业联合会正式成立,将构建预制菜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新型合作机制,促进行业之间信息、技术和人才交流合作,助力顺德打造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
顺德区预制菜产业发展联合会的成立是该区预制菜产业发展“六个一”工程之一。作为旨在推动预制菜产业抱团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会将为“产销学研”等全链路成员单位提供互融互通平台,通过树标准、立规范、建准则、做服务,实现行业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南方日报网络版)
4、主要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5、中国芯片公司排名前十
资料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四、创新驱动
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 打造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沃土
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广东牢记总书记嘱托,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国际湾区和城市群。目前的大湾区既是吸引人才的高地,也是青年们大展拳脚、创新创业的沃土。
如今,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活跃在大湾区的创新创业沃土上。数据显示,在粤办理就业登记的港澳居民已达8.51万人,全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已累计孵化港澳项目2394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3455人。
助力创新创业,人才是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粤港澳三地高校间相互融合发展获得了优渥的“成长土壤”。(广东广播电视台)
五、绿色金融
1、江门市金融系统推进落实“惠民强企 促富共裕”三年行动方案
6月21日,江门市金融系统“惠民强企 促富共裕”三年行动方案推进会举行,会上推动4家银行机构与8个工业园区签约超500亿元。
会上发布《江门金融支持新市民服务综合方案》,通过优化体制机制、创新产品服务等方式,满足新市民在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安居宜居等方面的金融需求;6家银行机构挂牌成立首批“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为新市民开辟专属服务阵地,提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便民设施等。(南方日报网络版)
2、广东实现首贷服务中心地市全覆盖 企业获首贷超27亿元
截至6月27日,广东已实现线上“粤信融”“首贷服务中心”专区和线下首贷服务中心地市全覆盖。今年1—5月,“粤信融”平台累计撮合贷款1.48万笔、金额544.02亿元;线下首贷服务中心已受理首贷申请2172笔,已促成企业获得首贷金额27.13亿元。
今年1—5月,广东省各地市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支持2537户首贷户获得优惠利率融资74.02亿元。广东省各地市开展线上线下各类融资对接活动240场,促成2.35万户市场主体获得授信1411.65亿元,其中推动4248户首贷企业获得授信318.27亿元。(南方日报)
3、设镇级直投基金!佛山南海打通科创企业融资一公里
近日,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在全省首设镇级科创直投基金基础上,创新“投贷联动”模式,撬动50亿元规模的产业资金池,帮助科创企业打通融资一公里。
直投基金以“股权+债权”相结合的新型资金供给方式,推进“引导基金+社会资本”撬动社会投资,在不稀释企业股权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增信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助推企业发展。(南方日报)
六、乡村振兴
深圳打造乡村振兴智库
6月23日,深圳市乡村振兴智库联盟、深圳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深圳大学举行。该智库联盟将以数字乡村与产业振兴为切口,建成有国际影响、全国、广东的乡村振兴智库。
深圳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将采取驻院研究、驻地研究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运作模式。研究院将聘请国内外“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招聘青年博士后,建构一支厚植家国情怀、胸怀特区使命、深耕科学研究的学术团队,开展农村经济与农业政策研究,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及供应链服务研究,以及乡村数字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发展路径研究,服务于“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深圳特区报)
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
2022 年 06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