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讯
航空航天
一箭八星,星河动力航天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十)运载火箭
北京时间 2025 年 3 月 17 日 16 时 07 分,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十)运载火箭(任务代号:Auld Lang Syne),顺利将云遥一号 55-60 星、中科卫星 06 星、07 星共 8 颗卫星送入 535km 太阳同步轨道。(来源:星河动力航天)
低空经济
杭州萧山交警全面引入无人机空中执法,高架路面事故实现“3 分钟到场,5 分钟快处”
3 月 23 日消息,浙江杭州交警近年来积极引入警用无人机参与交通管理工作,目前杭州萧山区已实现完善的无人机空中执法。据介绍,以往高架路面发生事故,民警出警到事故处理完毕一般需要 20 分钟左右,而无人机实现了“3 分钟到场,5 分钟快处”的高效响应机制。在处理轻微交通事故时,相应无人机不仅能远程喊话引导驾驶员,还可以从空中现场拍照取证,便于最终定责。(来源:央视新闻)
新能源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直流系统启动带电调试,预计 5 月全线投运
3 月 24 日消息,全国首个双极高、低端直流系统同步启动带电调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 陇东至山东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直流系统带电调试。据介绍,陇东至山东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西起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东至山东省泰安市东平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 5 省。工程线路全长 926.4 公里、额定输送容量 800 万千瓦,新能源输电量占比超 50%。(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的超低温高比能锂电池在零下36度成功应用
3月16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出超低温高比能锂电池,安装该电池的六旋翼无人机在零下36度极寒环境下试飞成功,可实现无人机在极地、高海拔等低温区域执行任务时,无需因续航大幅缩水而频繁返航,提升无人机作业效率。该电池未来应用于极地科考、边境巡检、灾害救援等领域。(来源:中国能源报)
信息技术
国际联合研究团队提出"记忆效应加速器件响应"的新策略,实现了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超快响应
近日,中国浙江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在高频响应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QLED在脉冲驱动下的记忆效应,并提出“记忆效应加速器件响应”的新策略,通过工艺创新,在不提升驱动电压的条件下将器件电容显著降低并压缩RC延迟至纳秒级,实现了100MHz电致发光调制频率和120Mbps可见光通信传输速率等突破性性能纪录。(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新材料
我国科学家国际首创 8 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衬底、全国首个 100nm 高性能氮化镓流片 PDK 平台
九峰山实验室官方公众号于 3 月 22 日发布博文,宣布以氮化镓材料为核心,国际首创 8 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衬底(N-polar GaNOI)、创新推出全国首个 100nm 高性能氮化镓流片 PDK 平台,并实现了动态远距离无人终端无线能量传输完成示范验证。(来源:九峰山实验室官方公众号)
中国科学家研制新型仿生材料,助力皮肤创伤在日晒下高效愈合
3 月 16 日消息,中国科学家团队近期在皮肤创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仿生材料。该材料通过将海洋防晒分子与人源胶原蛋白有机结合,实现了“晒太阳”也能使伤口愈合的治疗方式。这一成果为皮肤创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相关研究已于日前发表在顶级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来源:IT之家)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全球首个体重管理 AI 大模型“减单”在合肥发布
3 月 24 日消息,全球首个体重管理 AI 大模型 ——“减单”于 23 日在合肥正式发布。该模型通过“智能工具 + 专业支持 + 生态构建”,将原本需要专业团队持续跟踪的体重管理服务,转化为可融入生活场景的数字化健康伙伴。其模块化应用可快速扩展至内分泌科、营养科乃至全科管理领域,预计 3 年内该模型可覆盖 1 亿名以上慢病患者。(来源:科技日报)
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中心在南京启用,填补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场景数据采集的空白
3月18日,中国(南京)软件谷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中心正式启用,国内首款可实现26个主动自由度的仿人机器人“夏澜”同步亮相。该中心由华夏机器人(南京)有限公司主导建设,填补了我国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场景数据采集的空白。该机器人面部采用高强度仿生材料,通过26个主动自由度精密控制系统,可精准呈现噘嘴、做鬼脸等复杂表情。数字华夏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迅表示,这款机器人实现表情系统模块化等全方位定制,交付周期缩短至2个月。“运用三维分析技术,机器人可同时识别用户的语气、表情、眼神等多维度信息,实时调整互动策略。”她说。(来源:新华日报)
瑞士团队将机器人与“脊髓假体”首次无缝集成,可恢复瘫痪者运动能力
3 月 24 日消息,瑞士 NeuroRestore 团队开发出一种先进系统,能够将植入式脊髓神经假体与康复机器人无缝结合,通过发出精确电脉冲来刺激肌肉,配合机器人的运动,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自然而有效的肌肉活动。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来源:科技日报)
生物技术
中国自研无线皮层脑机接口植入人脑通道数破世界纪录
3月20日上午,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已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北京第三例人体植入手术。前两例先后在北大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完成。至今,3例患者状态良好,其中瘫痪病人已实现意念控制运动,因患渐冻症而失语的病人已实现中文交流能力。(来源:新华社自媒体)
华东师范大学利用合成生物学改造细菌进行肿瘤精准治疗
3月17日消息,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可进入实体肿瘤内部的减毒工程菌。该工程菌经合成生物学方法进行重编程改造,能进入实体肿瘤内部并被近红外光“遥控”,产生免疫激活剂杀伤肿瘤细胞。(来源:中国科技网)
政策支持
国办:进一步加强贸易政策合规 维护企业正当海外权益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合规评估应作为贸易政策出台前的必要前置环节,国务院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按照“谁制定、谁评估”原则,对拟出台的政策措施开展合规评估,使其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承诺。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对我国贸易政策提出的合规关注,国务院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要做好对外答复及相关后续工作。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对我国采取的违规措施,商务部要牵头积极开展磋商谈判,维护企业正当海外权益。加大合规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形式,建立健全定期培训与工作交流制度,用好贸易政策合规系统等平台,全面提升合规评估能力。加强合规监督激励,对未按要求开展合规工作的要及时督促整改,对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纪依法问责,对合规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要予以表扬激励、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来源:央视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形成传承创新并重、布局结构合理、装备制造先进、质量安全可靠、竞争能力强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从8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内容。(来源:新华社)
广东出台20条措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实施文旅投资100项在建重大项目和100项重点招商项目“双百”计划,力争到2027年,全省年接待游客突破9.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3万亿元,现代旅游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建成高水平旅游强省。《措施》共提出加强旅游发展谋划布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优化旅游产品供给质量等七方面20条具体举措。(来源:央广网)
大湾区经济资讯
占全国比重超三成!广深去年新设外资企业超1.8万家
3月22日,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和深圳市商务局获悉,2024全年,广州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445家,占全国比重超14%,同比增长27.4%;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增长21.7%,占全国比重16.4%,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广州、深圳两座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外资吸引力强劲,累计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183家,占全国总量30.8%,成为稳定外资基本盘的重要力量。(来源:南方日报)
深圳“AI就诊管家”上线 看病每一步都会“有人陪”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推出基于小程序的全流程智能导诊服务,可丝滑贯穿从挂号、缴费、看病、检查到住院全过程,还能提供7×24小时在线响应,成为深圳人的“AI就诊服务管家”。通过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阜外深圳医院在人手不变的前提下,2025年前两个月门诊量提升了14.7%;患者候诊平均时间从35分钟左右压缩至18分钟。(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宠物数量超百万 产业规模约100亿元
近日,中国兽医协会新质生产力发展分会成立大会在南山智谷产业园召开。深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深圳宠物经济各项指标保持稳中向好态势,2024年深圳宠物产业规模已达到约100亿元,宠物数量超过100万只,宠物相关企业约8.8万家,深圳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宠物产业基地之一。(来源:深圳晚报)
让无人直升机成功过审 深企联合飞机拿到全国首张适航证
3月1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授予联合飞机TD550D无人直升机系统型号合格证(简称TC证),宣告全国首款通过适航审定的无人直升机系统诞生。航空器TC适航取证是保障航空器安全、规模化商业运营的基础。TD550D无人直升机系统适航验证涵盖了旋翼系统、动力系统、航电系统、飞行控制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测试,开展了2600余架次的摸底试飞、29个符合性验证试验以及6大项、72个科目的正式符合性验证飞行试验,全面评估无人直升机系统在各种运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来源:深圳新闻网)
全国首个!“快递+应急”救护项目落地深莞
2025年3月21日,顺丰生命守护行动暨社会向善应急AED项目启动仪式在东莞举行,标志着全国首个“快递+应急”城市救护项目正式落地运行。该项目由顺丰公益携手腾讯SSV及深莞顺丰共同打造,探索试点将顺丰网点、营运车辆、快递小哥接入“5分钟社会救援圈”。通过腾讯SSV数字化手段连接急救志愿者、设备和患者,将“偶发式”急救转变为“网约式”急救。(来源:深圳商报)
20分钟缩减至6分钟!广州荔湾“低空生命线”首飞成功
3月20日,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无人机紧急医疗物资配送项目完成历史性首航,预示着荔湾医疗物资运输进入低空物流全新时代。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医疗物资运输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智慧医疗和城市数字化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来源:南方网)
佛山顺德发布全国首个美食制造文旅产业融合标准体系
3月18日,顺德区人民政府召开2025年广东省“寻味顺德·美食制造文旅”全域标准化试点工作推进会暨顺德美食制造文旅产业融合标准体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美食制造文旅产业融合标准体系。此次发布的标准体系,遵循分层推进原则,其中,首层8项、第二层28项、第三层55项,涵盖通用基础、美食与服务、特色农产品、预制菜、厨房电器、“寻味顺德”认证、特色旅游、非遗保护和传承等八个标准子体系,共计898项标准。(来源:南方网)
香港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三
3月20日电,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20日联合发布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香港整体评分上升11分至760分,与首位的评分差距略为收窄。香港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在亚太区继续居首。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报告充分肯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与实力。香港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及金融业发展水平方面的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而在营商环境、声誉及综合方面的排名亦上升至全球第三。(来源:香港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