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讯
航空航天
顺丰集团订购百架翊飞航空 ES1000 无人大型运输机,用于偏远山区 / 岛礁等支线 / 下沉航空物流领域
3 月 5 日消息,顺丰集团昨日与翊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石家庄签订了合作协议,顺丰集团向翊飞航空首批订购 100 架 ES1000 大型无人运输机。据介绍,翊飞航空 ES1000 大型无人运输机采用涡轮混合动力与分布式电推进技术,商载 1.5 吨、航程 1200 公里。具备超短距起降能力,号称“百米简易跑道即可起降”,主要用于偏远山区、岛礁等场景。(来源:翊飞航空科技公众号)
计算机
国产首台自主可控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有 139 个国家用户使用,IP 地址显示美国最多
3 月 6 日消息,目前,国产首台自主可控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访问量已经超过了 2000 多万次,有 139 个国家的用户在使用。从境外用户来说,IP 地址显示来自美国的用户是最多的。据介绍,“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搭载 72 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是目前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取名“悟空”,寓意如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来源:央视网)
新能源
CINNO:2024 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下降 53.8%,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特征显著
3 月 3 日消息,半导体产业咨询公司 CINNO Research 今日发布报告,2024 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达 3.7 万亿元人民币,尽管同比呈现 53.8% 的降幅,但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特征显著。(来源:IT之家)
3670小时!我国取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突破
3月7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侯宇教授、杨双教授等人在《科学》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新型光伏不稳定性的关键机制——光机械诱导分解效应,提出石墨烯-聚合物机械增强钙钛矿材料的新方法,制备出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经过严格测试,团队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创下新纪录:在模拟日常使用的强光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3670小时(约153天)后,仍能保持97%的发电效率。这是目前同类电池中最长的稳定工作时间,意味着实际应用成为可能。(来源:科技日报)
先进制造业
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国内最大高密度聚乙烯蒸汽管干燥机出厂
3 月 9 日消息,由装备公司所属天华院为北方华锦联合石化有限公司聚乙烯项目设计制造的国内最大高密度聚乙烯(HDPE)蒸汽管干燥机近日正式出厂,可满足 30 万吨级高密度聚乙烯生产线的配套需求。此次天华院成功攻克超大型高密度聚乙烯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的多项技术难题,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突破。(来源:据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消息)
新材料
中法意联合研究团队开发了可编程的智能表面,有望应用于6G无线通信
3月3日消息,中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编程的智能表面——时空编码超表面,可以同时支持传感和无线通信。该技术有望应用于6G无线通信。(来源:Tech Xplore)
我国无铅医用放射性防护服实现量产,月球国旗材料将用于消防服
3 月 6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透露,在医疗领域,武汉纺织大学研制了无铅医用放射性防护服,防辐射性能超越常规含铅服装,重量仅约为传统铅服的 1/3。该防护服实现量产后,已在武汉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投入使用,为医生提供了有效的职业健康防护。(来源:中国纺织报)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体Manus开启部分内测
近日,来自中国的AI创业公司Monica发布了全球第一款通用AI 代理——Manus,源自拉丁语中的“手”。据官方介绍,Manus是一个通用的AI代理,可以连接思想和行动:它不仅会思考,还会提供结果。Manus擅长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任务,在用户休息时完成所有事情。(来源:每日商报)
中国移动、华为、乐聚联合发布全球首款搭载 5G-A 技术的人形机器人
3 月 6 日消息,在本周的 MWC 2025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华为、乐聚联合发布全球首款搭载 5G-A 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乐聚机器人介绍称,此次发布的 5G-A 人形机器人“夸父”系中国移动、华为与乐聚机器人在 GTI 平台下合作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更宽的带宽、极低的延迟以及更智能化的网络架构,为人形机器人的多场景应用提供稳固的技术基石”。(来源:IT之家)
新材料
中国研究人员利用退役风机叶片研发新型防沙材料
2月2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人员采用切割、钻孔等工艺,将退役或损坏的风机叶片制成新型多孔沙障,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沙障能有效改变风沙流结构,减少近地面风沙输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水土保持研究》期刊。(来源:中国能源报)
中国台湾ProLogium公司拟生产全无机电解质第四代锂陶瓷电池,实现更轻、更高效的设计
2月12日消息,中国台湾ProLogium公司计划于2025年底开始试生产含有全无机电解质的第四代锂陶瓷电池(LCB)。该公司将电池无机含量从90%提高到100%,可提高能量密度、充电速度、低温可靠性和安全性。第四代LCB的比能达到380 Wh/kg,能量密度达到860-900 Wh/L,相较于第三代提高了续航里程、降低了成本并实现了更轻、更高效的设计。(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生物技术
中科院团队取得合成生物学治疗癌症重要进展
3月4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联合团队成功破解肿瘤与细菌之间的“对话”机制,首次揭示了细菌抗肿瘤的关键原理,不仅填补了细菌治疗肿瘤领域的理论空白,更有望推动癌症治疗进入全新的“精准狙击”时代。(来源:中国科学报)
政策支持
工信部印发《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底,民爆产品无人化生产线广泛推广应用,高危险性生产工房现场实现无固定岗位操作人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更加优化;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和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实施意见》明确了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结构调整、绿色开放等方面重点任务。(来源: 工信微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相关意见。《指导意见》明确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科技金融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绿色金融坚持“先立后破”,统筹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支持。普惠金融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体系,优化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普惠重点领域产品服务供给。养老金融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数字金融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健全数字金融治理体系。(来源:北京商报)
两部门出手!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放大招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OTA)管理,切实保障车辆安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通知》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总体要求,明确汽车生产企业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产品准入和召回管理,进一步规范OTA升级活动。二是细化产品准入与召回管理要求,深化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健全事件事故报告与研判机制,加强产品认证服务和管理。三是规范汽车企业OTA升级活动,开展OTA升级活动分类管理,加强管理协同,建立汽车OTA升级活动备案信息共享机制。四是保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有关标准规范制修订,夯实能力建设。(来源:中国政府网)
大湾区经济资讯
广东工业投资首次突破1.5万亿元大关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记者从广东省工信厅获悉,作为全国首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的专门立法,《条例》发布一年来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推动制造业在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区域协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工业投资首次突破1.5万亿元大关,连续4年保持每年千亿元以上增量。(来源:大洋网)
广东省委书记重磅官宣:新能源产业成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并同时举行开放日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答记者问时透露,继2023年广东汽车产业成为广东第八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之后,2024年,新能源产业成为广东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至此,广东已形成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先进材料、绿色石化、现代农业与食品、智能家电、软件与信息服务、汽车、新能源在内的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来源:南方网)
深圳南山探索智慧医疗模式
日前,南山区人民医院与本土科技巨头迈瑞宣布共建AI智慧联合实验室,旨在通过科技赋能医疗,推动智慧医疗的健康发展,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探索建立可复制推广的“南山模式”。(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市推广面向外籍人士AI翻译器 沟通更丝滑 城市更友好
作为科技创新前沿,深圳吸引大量外国友人前来工作、学习与旅游。2024年深圳全市接待入境游客3161.23万人次,同比增长56.9%;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3.19亿美元,同比增长93.2%。入境人数和收入分别位居全国、全省第一。截至3月5日,深圳图书馆、深圳音乐厅、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深圳博物馆、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观澜版画艺术博物馆和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等共7个场所部署31台人工智能翻译设备,并同步开展设备功能使用培训。(来源:深圳新闻网)
跨境货物通关时间大幅压减至3小时以内!全国首个“双前置”城市货站在广州启用
3月6日下午,广州白云机场保税区(南区)“双前置”城市货站正式启用,标志着国内首家民航安检与海关查验“双前置”城市货站在广州成功实践。据悉,该“双前置”城市货站运营后,将大幅压减跨境货物通关时间至3小时以内,通关时效提升70%以上,预计日均增加国际货物处理能力约200吨,年货物吞吐量可突破7万吨,未来将达到20万吨/年,为白云机场货运能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发挥航空口岸辐射带动作用。(来源:大洋网)
打造绿色算力新标杆!全国首个LNG绿色智算中心落地珠海
日前,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在珠海经开区签署共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智算中心项目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全国首个“LNG冷能综合利用+绿色智算中心”项目(以下简称“LNG绿色智算中心”),这一创新工程将绿色能源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大湾区产业升级与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来源:南方网)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应循三方面加速发展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9日发表了以“让‘一国两制’优势更亮眼”为题的随笔,他指出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而香港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时,需从创科、消费及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三方面加速推进自身发展的工作。(来源:香港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