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官网 ------ 网站技术支持:互联斗士 | 联系微信:gsvplus
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研究院Guangxi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全国咨询热线:010-88888888
您的位置: 首页 >产研院动态

产研院动态

咨询热线

从“再造一个新广东”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及发展新格局(2)——新形势、新格局

作者: 点击:472 发布时间:2023-10-20

1、国际国内大环境

从全球看: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受到冲击等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在加深;

从国内看: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旧存在。

总体来说,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2、双循环

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2020年5月14日,中央首次提出“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实际上,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3、粤港澳大湾区新格局——黄金内湾

“黄金内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就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目标是促进区域一体化、构筑“共同市场”,加快推进粤港澳规则机制深度对接,尽快消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造成的要素流动不畅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约,激活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率先在大湾区内部形成统一的规则,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产业西进,跨海生长,未来11条通道跨江入海,把珠江东西两岸连接起来,成为真正的黄金内湾。

 

4、香港北部都会区

香港北部都会区将突破大湾区现阶段跨境合作的边界瓶颈,提升“香港-深圳”极点融合发展强度。

未来将逐步形成以“香港-深圳”为极点的东部组团,推进大湾区跨境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进程。

5、深圳市20+8与工业上楼

2022年6月,深圳出台实施“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制定了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30条”等政策措施,高标准规划建设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深圳将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 2000 万平方米、连续实施5 年的进度,向社会提供“工业上楼”的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为制造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保障,把制造业的根基扎得更牢、更稳,持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类比深圳蛇口工业区(占地面积 10.85 平方公里)来看,深圳 1 年所提供的“工业上楼”产业空间,相当于两个蛇口工业区。

随着深圳重提“工业立市”战略,加快打造20+8产业集群,土地上限越来越逼近,因此,深圳别无他选,只能向空中要地。

未来五年,深圳将每年建设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厂房空间,主要为具有发展潜力且附加值高的“20+8”产业集群服务。当然,因为不同辖区聚焦发展的产业集群有所不同,“工业上楼”项目的规划设计也有所差别。比如,比亚迪总部所在的坪山区正在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这将是全国首座装配式高层产业空间,集研发办公、轻型生产等功能于一体。

2022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4.5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2.3万家,高新技术产值突破3万亿元。

小结

大湾区建设由总体规划阶段转向进入了施工图设计阶段,指向更为清晰,目标更加聚焦:以内部一体化为重点,解决南北割裂、东西失衡的问题。

从长远来讲,大湾区内部一体化会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释放湾区发展潜力,加快打造世界最强湾区,也会进一步增强湾区的带动辐射能力;

从短期来讲,要素资源对大湾区以外的流动性会受到抑制,对于传统的靠优惠政策和廉价资源为主的招商模式将带来进一步的冲击。

新老产业的摩擦竞争日趋加剧,产业外溢阶梯式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大。

为西部地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增强产业互动互助提供重大历史性的机遇。